一般人對芭蕾舞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?墊起腳尖、蓮步輕移的女伶?穿著緊身褲、像起重機似的男舞者?好比一把傘撐開來、硬扎扎的舞裙?還是有如操兵一般、要齊不齊的群舞?從眾多親友的評述裡知道,芭蕾舞通常給人難以親近的感覺,它沒有對話,全靠著肢體動態與觀者溝通,偏偏那些看似特技、有著複雜術語的舞蹈動作又佔了大半,以至於劇情的推動與豐富性較之電影顯得緩慢而匱乏。對許多人來說,它是優雅的高級藝術,是文化人才看得懂的學院表演。所以「芭蕾舞」三個字,在許多人心中代表了「經典」、「看不懂」、「很艱深」、「難理解」的形象。
不過,物極必反。看起來愈正經八百的東西,愈會有人想解構它的「神聖不可侵犯」(笑)。當今有DVD上架的《變裝芭蕾》自然不在話下,它以男子反串,改造眾多經典舞碼,如《仙女們》(Les Sylphides)、《垂死的天鵝》(The Dying Swan)搏得喝采,是目前最常出現於通識課程,教導學生入門的芭蕾教學影片。不過,早在1940年,迪斯奈便在《幻想曲》(Fantasia)裡頭以《喬宮達》(La Gioconda)的〈時辰之舞〉(Dance of the Hours )表達了時人對芭蕾舞的刻板印象,其中,尤以早晨的鴕鳥小姐呈現出最典型的範例。此外,在下午、晚上、夜的部份,迪斯奈倒置了男女舞者的身體比例,將本當輕盈小巧的女舞者置換成河馬、大象等等巨大的陸生動物,而把位居下方應該雄壯威武的男舞者塑造成瘦長纖細、四腳著地的鱷魚,構成帶有超現實主義氣味、奇異而對比的視覺效果。
而紐瑞耶夫在1970年代的《大青蛙布偶秀》(The Muppet Show)裡拍攝的影片有也頗有惡搞芭蕾舞外表二五八萬的意圖,尤其是那齣同小豬小姐共舞的《天鵝湖》,想必說出了許多男舞者抬舉女舞者、雙人舞的配合等事背後的「辛酸血淚史」。如果說《幻想曲》是觀眾對芭蕾舞的浮想,那麼紐瑞耶夫的「小豬小姐《天鵝湖》」就是舞蹈從業人員由他們專業的角度,針對粉墨豋場之前的練習與各種人事協調,以及演出後面對觀眾的箇中感受所做的注解。
然而,不管是「小豬小姐《天鵝湖》」還是《幻想曲》的《喬宮達》〈時辰之舞〉,都是以節目的拍攝為主,且大體上仍是以傳統舞劇的劇情編排為支撐。而實際從後設角度編寫的作品,則是1958年由羅賓斯(Jerome Robbins, 1918-1998)所寫的《音樂會》(The Concert)。
羅賓斯,有接觸過後現代主義的人應該不會太陌生,他就是創作無音樂芭蕾舞(silent ballet)─《舞動》(Moves)的編舞家。好,不知道這齣怪怪的舞碼也沒關係,老年代的音樂劇─《國王與我》(The King and I)、《西城故事》(West Side Story )、《屋頂上的提琴手》(Fiddler on the Roof )即便沒看過,應該也在音樂課上被老師強迫聽過吧?這些音樂劇裡邊的舞蹈動作就是由羅賓斯所編的。他的作品總是有著濃厚的百老匯氣息,融合了爵士舞、踢踏舞、現代舞的元素,熱鬧而充滿著美式氛圍。不過,他這部《音樂會》走的是古典路線,在舞步的編排、背景音樂的選用上,它都是非常地有古典氣味,試想看看,翩翩起舞、彷彿蝴蝶飛舞的芭蕾女伶們,綜合了《睡美人》、《天鵝湖》、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雙人舞的舞步,與一如《仙女們》改寫的管絃版蕭邦襯底,這不正是古典芭蕾的集大成嗎?
相信這恰恰是編舞家設計的「陷阱」(笑)─我承認我一開始的確是被這樣騙進去看的─。是的,這齣戲裡的元素,「古典」的確占了很大的分量,但正如同它的副標題所言─每個人都很糟糕(Les Malheurs de chacun),該作裡的「典型」,以一種犀利、謔而不虐的方式,大大揶揄普羅大眾常見的一些行為與思考模式。
首先是堂皇的華爾滋舞曲,為所有的觀眾迎接鋼琴大師的來到。鋼琴大師立馬讓我們看見音樂家常有的神經質性格,先是椅子高度不調,接著又嫌棄琴鍵太髒,拿出手帕大力清掃,然後她向天祈禱,順帶怒視四周發出笑聲的觀眾。
好不容易,一切就緒後,大師開始奏起了優美的旋律,我們看見各式各樣的聽眾,這些行徑在我們的週遭時常可見,有人故作高雅,實則瞌睡連連;有人緊蹙眉頭,自以為是欣賞的苦行僧;有人則在劇院上演家庭鬧劇,卻拿著虛偽的笑容極力掩飾。
接著,自嗨的舞者拉著可憐的年輕學生陪著她一起共舞,這也許是在暗示某些自詡品味高尚的人,總喜歡強迫別人以她的角度去欣賞東西吧?不過,我個人相信這也是雙人舞常見的「慘劇」之一。據說有些著名的芭蕾女伶太過沉浸在自己世界,全然不顧舞伴、樂團、節奏的情況,導致雙方合作非常不愉快,或許這也是羅賓斯想要呈現的問題……
然後,下面的群舞則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部份。即便我本身並沒有學舞的經驗,不過在學期間,每逢運動會、校慶必有的大會操與啦啦隊比賽我可都有參加過。印象中,安排一個團體作舞蹈表演是非常不容易的事,要不就動作不齊,要不就有人沒跟上拍子,而同學都跳到別處、自己卻還停在某個動作忘記轉換更是練習時的超級噩夢…總讓我丟臉到想挖個地洞鑽進去。最可怕的是,跳錯的狀況常常是會傳染的,往往一個錯,接下來其他人也跟著不對,於是最後連跳到哪都沒有信心了,很多地方乾脆隨便做過去(汗)……這段舞蹈精湛地抓到了這種心理狀態,其中尤其好笑的是那個結束動作,左上角的妹妹發現自己錯了,不同於其他人,她連忙緩慢地把手轉過去……以為這樣觀眾會沒看到嗎?最糟的是,自從看過這段舞蹈之後,我常在許多正經八百的錄影當中發現舞者出現裡頭手忙腳亂的情形…不曉得是不是我多心了呢?
後面短短一段的試帽橋段,據綠咪姐的說法,可能是在暗示許多藝術家在獨特性方面的困難,常以為自己找到了最獨一無二的手法,沒想到梗老早就被人用走啦~~~
接著是可憐的小丈夫打算謀殺刻薄的大老婆…這種肥皂劇式的戲碼,羅賓斯把它安排得很像搞笑片,怎麼捅都毫髮無傷的貴太太,隨便一戳就重傷的小鬍子男,道盡一個人假若畏首畏尾,連手裡的武器都只能嚇唬自己而已的事實。
接續在後的又是一段手忙腳亂的四人舞(後面變六人舞了),外加女舞者爭先恐後的搶鏡頭,這組人馬少了前面群舞者動作不熟的尷尬,卻多了幾分姿態沒協調好以致於非常不雅的表現,除了讓觀者啼笑皆非之外,更從反向提示現場上每一場美美的舞蹈,在編排時其實所需付出的心血──據說19世紀在安排古典四人舞的時候,最可怕的挑戰莫過於處理各個女明星的出場順序了。惡整瘋狂芭蕾女伶的行為,恐怕是許多編舞家心中常見的小惡魔吧。
───好啦,既然芭蕾女伶豋場,於是跟著她出現的又是可憐的小丈夫--------他身穿華麗的軍裝,打算再美女面前一逞威風,跳著要齊又齊不起來的群舞,一臉痞像地和女舞者粗魯地狂歡,可惜…一遇到他老婆,就又變成沒喝寶利達蠻牛的慘況。
天色(燈光)轉暗,這時奏起了憂鬱的旋律,起初有位善感(?)的年輕人為了表達詩意而撐起了雨傘,爾後,雖然眾人滿腹疑問,但是為了「證明」自己也有同一水準的修養,硬是從善如流地隨他同行,一個接著一個,所以,明明沒有下雨,街上卻也布滿了川流不息的撐傘人。這用來諷刺好比國王新衣的一窩蜂潮流,實在傳神而又富蘊美感。
最後,一群人穿著風雅(?)的飛蟲衣豋場。那觸鬚般的頭冠與翩然舞動的披風據說曾經在時裝裡風行一時,但是如今看來還真是俗不可耐的品味呀。互相追逐的人群,化為音樂家腦袋裡嗡嗡作響的雜念,於是一開始便神經兮兮的鋼琴家這下再也受不了了,抄起一旁的捕蝶網開始追趕這些不斷干擾她的討厭人群。
或許是因為POB向來是以世界芭蕾舞龍頭之一著稱,這麼輕鬆的小品表現起來竟然有種意外的喜感,沒想到在正正經經的舞碼之外,他們的舞者也能夠這麼暢快、這麼遊刃有餘、一點也不勉強地演出KUSO意味甚濃的《音樂會》。附帶一提,演出瘋狂女伶的Dorothée Gilbert是年輕的一輩中,我個人相當喜歡的一個舞者,她的外表俏麗,有點「恰恰」的氣質,讓她非常適合飾演一些帶有喜劇色彩的人物,比如《茶花女》(Die Kmeliendame)的Prudence、《唐吉訶德》(Don Quixote)的Kitri以及《柯貝利亞》(Coppelia)的Swanilda,雖然說身為舞者必須嘗試多方面的角色,不過我還真是有點難以想像她演起Odette的樣子。總之,非常推薦大家可以看看這齣《音樂會》,相信「見識」過這個舞碼以後,芭蕾舞這種表演藝術就不會那麼地難以親近囉~
又 ,其實我好想把Hommage à Jerome Robbins這塊買下來喔,可是它一塊要價一張小朋友、一張少棒隊、一張孫中山,還外加一枚孫中山跟兩枚蔣中正(講得這麼複雜要○了喔…被揍),好貴油~~~而且是藍光的,家裡不能播,真是@^%&#$!$#
2 則留言:
我~就咭得奇怪,泥在噗浪上怎麼沒有反應泥?原來是...
話說這篇「音樂會」真的是好玩、容易看、又有美感的舞劇,我相信要好好企「表演」它也不是容易的事呢!
話說,藝術本來就是隨人詮釋的東西,但是,看到許多人不懂裝懂、附庸風雅,甚至自以為有氣質的「醜態」,也實在是夠可笑的了(我沒有在影射誰喔毛加,我也不否認十年前的我大概不脫是那種嘴臉吧),有人幫忙「出氣」也是挺爽快的,不小心被「酸到」的嘛...嘿嘿嘿,自己知道就好啦!(惡劣)晚上再來看那個好笑的大會操吧!(那段真是天才之作,太傳神了哩~)
是滴~在生文章~~~我不能一心二用啊毛加....
這齣舞劇最讚的就是它如實地描術了文藝人士自以為是的醜態了啊...說真的,別講別人,我自己就有點被酸到(汗)。
這部作品真的很棒,既有思想,又容易理解,深入淺出,而且還能一口氣讓各種舞者盡情表現。怎麼講呢,我咭得它應該算是Robbins最好的作品了。其它的舞劇,比如Dances at a Gathering、En Sol、Triade我都覺得內容有點深奧,普羅大眾不易抓住它的重心...我想,我可能又得練個幾年才能窺見箇中奧秘了......
張貼留言